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民族宗教委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以及全年法治工作要点,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我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法治建设责任
1.强化党组统一领导。委党组高度重视,定期研究民族宗教领域法治建设工作,认真开展学法。全年共研究法治工作相关议题7次,听取有关专题报告6次,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法治专题学习2次。
2.加强统筹谋划。结合民族宗教工作实际,制定我委 2024年法治工作要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清单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任务清单,就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加强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发挥法治在民族宗教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以及深入推进全民守法等重点工作,进行全面的安排部署,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3.充分发挥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作用。制定《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分解任务清单(2024年)》,将任务细化分解为5个大项、20个子项。我委主要负责同志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听取行政执法等法治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对法治建设相关文件作出批示,明确工作要求,督促相关处室不断提高法治工作水平,带头讲授法治课,深入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强化理论武装,深学深悟习近平法治思想
1.领导带头学。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集体学习,委党组书记紧密结合民族宗教事务依法治理带头谈学习体会,提出学用结合的具体要求。法治工作分管领导参加“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依法治市”专题学习研讨班,不断提升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2.广大干部深入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重点内容和必修课,邀请天津大学法学院教授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帮助干部深入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涵和精髓。组织机关干部在“天津干部在线”平台进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考试,以考促学,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
3.带领民族宗教界广泛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的重点学习内容,组织民族宗教界广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指导宗教活动场所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向信教群众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三)依法履行职责,扎实推进民族宗教事务依法治理
1.积极推动立法和政策法规调整完善工作。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相关立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我市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现状和需求,为立法工作提供依据。对民族宗教领域不公平对待企业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进行梳理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2.提升民族宗教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水平。对民族宗教领域行政执法事项进行全面梳理完善,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执法的内容和重点。制定我委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举措和分工,明确责任部门,压实工作责任。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举办民族宗教系统行政执法专题培训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推动《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贯彻落实,不断提升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法治化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通报制度,定期开展案卷评查,做好日常指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管理,2024年我委新增行政执法人员4名,注销行政执法资格2名。
3.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和备案工作。制定我委行政备案内部工作规程,以“依法合规、标准统一、公开透明、便民高效”为原则,明确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等6项行政备案事项的工作流程和职责,确保行政备案工作规范有序。依法开展行政许可和备案工作,2024年完成行政审批2件,办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信息变更1件、宗教教职人员跨省从事宗教教务活动备案4件、宗教教职人员注销备案2件。
4.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编制2024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明确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工作程序,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起草、审核、决定、公布、备案、清理的全过程管理和监督,确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合规。将我委制发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全市数据库,便于公众查询和监督。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求,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依申请公开工作制度,强化服务理念,依法依规及时办理依申请公开事项。办理 “12345便民服务专线”工单109件,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高信访接待工作水平,及时解答群众问题。
5.加大本领域矛盾风险排查调处工作。按照本年度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落实常态化涉民族宗教因素社会矛盾排查和风险研判工作机制。在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排查工作,加大排查力度,及时发现和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安全工作,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
(四)深化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深入开展普法工作。贯彻落实《天津市民族宗教系统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方案》,在民族宗教领域广泛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深入宣传国家安全、民族宗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责任清单,明确普法宣传和法治学习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加强对全委普法工作的指导,提高学习宣传实效。制定民族宗教系统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引导全系统干部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学法用法能力。
2.扎实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组织召开2024年“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动员部署会,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广理出席会议并讲话,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滨海新区、河西区、南开区、西青区、武清区在动员部署会上作典型发言,交流经验做法。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培训,邀请天津财经大学专家就《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进行解读。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七进”宣讲活动,深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社区、学校、企业、机关、乡村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讲,扩大宣传覆盖面。注重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作用,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编制《宗教政策法规制度选编》,面向全市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宗教教职人员等共发放2000余册,各区共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0余份。强化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将“宣传月”活动与贯彻落实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相结合,深入开展贯彻落实《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推动调研工作。
3.组织宗教界开展学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系列活动。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巩固宗教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成果,组织全市宗教界围绕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全面从严治教四个方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以学习宣传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活动。通过举办培训讲座、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4.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网络宣传、学习培训和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传统媒体,广泛深入开展宪法和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等形式,教育引导广大信教群众自觉遵守宪法,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活动。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委2024年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方面,宣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宣传形式不够丰富,宣传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二是在民族政策法规调整完善方面,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相关立法调研工作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三是在行政执法监督指导方面,民族宗教行政执法监督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监督措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行政执法实务指导方面,还需要加强对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案例指导,提高执法水平。
三、2025年工作重点
(一)加强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培训。精心组织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通过举办全市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提升干部和宗教界人士的政策法规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激发广大群众学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的积极性,加强学习宣传效果。
(二)积极开展调研等立法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相关立法工作,认真做好立法调研、草案起草等工作,广泛收集社会各界意见,确保立法质量。积极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梳理、评估和调整。
(三)加强民族宗教领域行政执法监督指导。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邀请法律专家和业务骨干进行授课,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编制民族宗教系统行政执法指引,为执法人员提供操作指南,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季度通报制度、案件评查制度,提升行政执法效能。
(四)有重点地推动宗教事务法规规章贯彻落实。以贯彻落实《宗教教职人员管理办法》为重点,开展专题调研推动工作。深入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进行调研,了解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理顺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机制,提升宗教教职人员管理水平,促进依法管理宗教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