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郝时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民族工作

来源: 《民族研究》发布时间: 2017-12-20 10:11

  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为主题,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命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和发展方位,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展现的时代性新境界。

  而迈入这一发展方位的伟大实践,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指引下实现的,也就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艰辛探索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党的十九大确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一思想,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划时代意义、开创性特征的思想体系,其内涵覆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个领域,包括了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事务。

  新时代广义的民族工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和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是在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根本问题的理论阐释和不断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根据世界格局的新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系统回答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问题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这一理论成果,既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也包括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做出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如果比较党的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及其内涵的阐释,并且强调邓小平理论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那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地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更加全面地覆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发展进步的实践,扩展到法治、民生、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一国两制”等重要方面,突出了“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的创新,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视野。

  民族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重大事务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涵盖的“民族”方面,以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标志,包括他在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民族地区视察等场合发表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进而延伸到统一战线、宗教事务、生态文明、国家安全、祖国统一等方面,并与经济、政治、民生、社会、文化、教育、外交等诸多领域相互交集和融通。体现了“民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的新时代特征,使民族工作与“第二个百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形成了广义的民族工作基本方略。也就是说,新时代广义的民族工作是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目标,是56个民族的“多元”熔铸中华民族“一体”的伟大事业。

  习近平的民族工作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学习、深化理解和坚定贯彻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不仅是民族工作领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的政治保证,也是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的题中之意。

  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任务,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格局而言,就是实现国家-民族(state-nation)——中华民族——的整合;对民族工作来说,就是要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各个成员之间创造和睦相处的“家规”、和衷共济的“家教”、和谐发展的“家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是对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要求,“一个也不能少”。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工作,正是以精神和物质的“两把钥匙”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共享物质田园的责任载体。这当然不是一个工作领域、一个工作部门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涉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多元”指向,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掉队”的共享共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一体”境界,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的认知认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各民族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发展,在空间、地域、社会、文化、职业,以及民间生活的各个场域呈现日益广泛和日益密切的互动。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具体入微地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越来越显著地体现在城镇化的进程中。

  各族人民持续改变传统聚居、不断融散发展的趋势,使民族工作对社会发展诸领域和社会治理各方面提出了新时代的全面要求。广义的民族工作已融汇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这是全面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着眼点之一。

  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理论、范畴、概念和逻辑思维的创新性,彰显中国历史、中国国情、中华文化、中国梦的鲜明特色。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都会对党领导各族人民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进行回顾和评价,也都有千头万绪、点到为止的特点,但是遣词造句的概括和确指则反映了党中央对某一工作领域总体发展的评价。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文献,在党的十五大到十八大报告的工作成就回顾中,民族工作事务的表述多为概括性的“各民族的大团结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完善”等。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回顾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工作成就时,民族工作的表述虽然只是简洁的“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一句,但其确指性的意义十分重大。这是我们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面对现实,面向未来的民族、宗教工作需要坚守的基本立场和政治定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的提法,言简意赅地准确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形成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其中,既包括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中世界范围广义民族问题形势的判断,也包括对国内社会上、党内外有关民族问题、民族工作不同认识的回应,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历史上具有“极不平凡”时代意义。

  诸如,在国际视野比较中做出的总体判断,即西方国家在解决民族问题上也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针对民族问题“去政治化”观点,强调: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问题、看待民族问题;针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苏联模式”的说法,指出这是“张冠李戴”,进而针对“改省论”、“取消论”明确宣示了“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种说法可以休矣”的坚定立场,等等。这当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守成”之论,而是使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推进”,立足于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正确道路,坚守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因此,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以及多种场合做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性。创新,并不意味着另起炉灶、改弦更张。创新,包括了对既有的理念、制度、政策的全新诠释和与时俱进的阐发,包括针对新的问题、新的实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造性丰富和发展,这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包括民族工作的思想内容。

  例如,在重申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这一科学命题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这条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的论述,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高到党的民族政策源头,指出党的民族政策都是由此而来、依此而存的论断;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根基作用的论述,以及这一根基动摇将产生的“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警示;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统一与自治”、“民族与区域”相结合的论述,阐释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各族人民的地方,提出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承担着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更大责任的政治要求;指出现阶段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键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时“加强对规范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的研究”,等等,都是对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新阐释、新发展。

  又如,习近平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论述,从历史上多民族互动与“大一统”王朝的关系,提出了“维护一统而又重视差别的理念,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的观点,其中“形成”指向历史,“发展”则是代表现实和未来,其指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习近平指出“多民族的大一统,各民族多元一体,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笔重要财富,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优势”,是发展的有利条件。这种“重要财富”、“重要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富集、水系源头、生态屏障、文化特色的优势方面,而且也反映了民族工作现实的“短板”特征,即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挥优势、消除劣势,决定了民族工作的重要性与艰巨性。

  因此,立足于这样一个“家底”,边疆建设、兴边富民、“一个民族也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就成为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建设现实而紧迫的任务。而且,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对外开放、助力全球化的“一带一路”建设,对边疆民族地区“是一个大利好”,指出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边疆民族地区承担的“拓展国家发展新空间”和“收功实于西北”的历史责任。这些思想,不仅深化了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的理论认识,而且揭示了边疆民族地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前景,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思维、战略眼光和中国自信。

  再如,习近平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论述,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各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利益攸关、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所以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习近平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这是对民族工作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的部署,聚焦于中华文化认同这一深层次认同的理念。

  因此,关于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认同本民族文化与认同中华文化并育而不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正确处理差异性和共同性,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把民族团结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和社会教育,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等论述,以及他在多种场合对民族团结的强调和寄语,凝练地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习近平有关民族团结的思想论述,作为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等。

  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中民族工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民族工作的“创新推动”体现在诸多方面。其重要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新时代中国民族工作领域面对的重大实践问题,做出了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面向新时代的科学阐释,对做好民族工作思想方法、政策措施给予了开阔视野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以历史纵深、现实宽广和未来全局的视野,丰富、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民族工作理论,确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地位。这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中去融会贯通地深化理解。

  社会主要矛盾与西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最重大的理论判断是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新时代最根本的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个国家的社会主要矛盾,既是该国家基本国情的重要内涵,也是执政者治国理政必须准确把握的施政重心,因为它是社会的总问题。正如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所分析的,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矛盾中,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中包括受社会总问题影响的民族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经历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步入强起来的过程,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在不断判断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探索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民生活与社会生产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进程中实现的。

  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同时,从民族工作的视角看,既要把握我国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发展趋势,又要高度重视这一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现实差距。因为民族工作的主要对象和主要区域,更突出地反映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面向。其中,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彻底脱贫的伟大斗争,也更加突出地聚焦于民族地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时代。其中以改善民生为重心的发展实践,展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引领的扶贫攻坚战,深入到“最后一公里”的“脱真贫”、“真脱贫”决胜战阶段。五年来,全国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中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范围的减贫行动中可谓前所未有、绝无仅有。

  但是,以经济地理意义为特征的西部地区,仍属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程度最高、分布最广、人数最多的地区,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战的重心所在。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在中央持续的大力投入和区域差别化政策的支持、东部地区的对口支援、西部地区的艰苦奋斗下,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长足进步,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也必须看到,截至2016年底,少数民族聚居程度高、人口规模大的“八省区”贫困人口虽然下降到1411万,但是贫困发生率却从2011年的30.4%上升至2016年的32.55%。也就是说,随着全国范围贫困人口每年数以千万计的脱贫,民族地区贫困人口所占比重随之凸显,反映了以“八省区”为代表的民族地区扶贫攻坚战的异常艰难,因为绝大部分集中连片特困区都分布在民族地区。

  这也正是习近平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实事求是地指出“民族地区是全国扶贫攻坚的硬骨头,力争用5到10年时间实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和困难群众稳定脱贫”的原因。见微知著,这是我们全面、深刻理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建立的民族工作意识,“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仍然包括着东西部、内地与边疆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包含着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充分”这些基本的矛盾要素。其中既有发展的差距问题,也有发展的质量问题。

  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的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是相应的人均水平仍处于六七十位之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第一个百年目标,近在咫尺、指日可待。但是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即是习近平深刻指出的:全国各地、各民族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不是同一水平的小康,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差距总是会存在的。

  例如,就教育状况而言,根据国家《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17—2020年)》的预期,到202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将要达到90%,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全国而言,2017年已达到达到87.5%的平均水平,其中22个省市已超过了90%,甚至达到95%以上。而9个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区都集中于中西部地区,3个低于85%的省区都属于民族地区,其中西藏自治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5.94%。就西藏自治区而言,如果与2015年已经步入快速增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73.37%比较,两年提高不过2.5个百分点,这已属相当不易的进步。但是,如果按照这个增长率,要在2020年达到90%的水平,年均提高则需要近5个百分点,这无疑也是难以想象的。当然,这还涉及城镇化率、健康、就业等诸多方面的发展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而这种“制约因素”更加突出地反映在西部,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对此,需要按照习近平强调指出的:既坚持一定标准,又防止好高骛远,既考虑到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这是我们辩证理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并没有改变社会发展阶段需要确立的民族工作意识。

  在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动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十三五规划和区域性差别化政策等组合政策措施支持下,我们能够看到民族地区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成就,但是也不能回避脱贫攻坚所面对的“硬骨头”昭示的关涉人的全面发展的脱贫内容,即党的十九大报告昭示的目标: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这是新时代民族工作须臾不可忽视的重大现实问题,需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治国理政方略中,久久为功、坚持不懈地为“新格局”的形成付出巨大努力。“新格局”要求的“加大力度”、“强化举措”,是当前民族工作、民族研究领域需要高度关注的着力点。

  民族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全党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在各项工作中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为此,报告从十四个方面论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其要旨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民族工作、宗教事务也不例外。习近平指出: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被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和成就所证明的真理,也是在国际比较中证明的中国事实和中国优势。

  对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言,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的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领导的基本政治原则。这也是在观察世界民族问题、借鉴“国际经验”时,分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试金石。

  任何无视或刻意回避西方民主制、多党政治,脱离政治国情的比较,甚至试图抽象、普适地“就是都要给印度和美国的民族政策唱赞歌”式的所谓“去政治化”的“借鉴”,只能导致削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作用。同样,那种表象性观察西方国家出现的问题来括套中国民族事务的思想方法,及其自我绑架于他国的“危言反思”,也只能陷入缺乏自信的误区和对社会舆论的误导。

  继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西方国家地区-民族主义分离运动高涨,从上世纪90年代比利时佛来芒的法兰德斯运动,到加拿大魁北克的独立公投,从2014年英国苏格兰合法独立公投,到2017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违宪公投、宣布独立,以及意大利“北方联盟”发动的威尼托、伦巴第大区谋求“高度自治”的公投,其政治动员之手都是西方多党民主制产生的民族主义政党和地方主义政党,也大都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尤其是富裕地区不愿意承担国家统一条件下支持落后地区发展的动因。

  如果要比较,就要看到:中国所有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自治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出现过有违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国家法律的动议和行为;同样,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各个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方面,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施国家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才能实现东部对口支援西部、全国支援西藏、19个省市支援新疆、实行区域差别化扶持政策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这就是中外政党政治、社会制度相比较的中国优势,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中国底气。

  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方略“纲举目张”的力量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在这方面要清醒而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基本原则: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这也正是习近平强调指出的一个国家“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必须立足于国情、历史和文化传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先进制度。

  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包括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提出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等方面的任务,其中就包括了习近平指出的“加强对规范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相关法规和制度的研究”。这是民族工作、民族研究领域,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依法治国实践中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严肃提出的重大政治原则——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守和完善做出贡献。

  中华文化一体的“要素与动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昭示的基本方略之一。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题进行了阐释。提出了“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想实践中,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他都重视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延续性来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基因,以此来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底蕴,以此来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此来说明文化是多样的、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以此来说明不能想象有一天人们都穿一样的衣服、都讲一种语言,以此来说明中国尊重他国的道路选择,从而获得他国对中国道路的理解和尊重,等等。

  可以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习近平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基本国情论述得最多、最深刻、最有现实意义和未来眼光。他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既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而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也就是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这是最深层的认同。对此,习近平在多种场合进行了论述,尤其在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释了中华文化基于各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要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把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忽略少数民族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缺乏认同,都是不对的,都要坚决克服。

  作为“要向各族人民反复讲”的话题,就是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认同本民族文化与认同中华文化并育而不悖的辩证思想。这是具有政治哲理指导和人文思辨关怀的道理。“反复讲”也意味着这一辩证思想入脑入心、付诸实践并非易事。

  理解这一辩证思想,必须认识到中国各民族几千年来的互动交融,在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熔铸了中华文化的历史基石。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色彩斑斓的多样性与植根沃土的生命力。这就是习近平关于多元一体论述中“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的认知。

  从这个意义上说,构成中华文化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一个也不能少”的要素,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个也不能少”的动力。它所昭示的文化态度,如果以费孝通的名言释读,基础是各美其美的自尊自爱,机制是美人之美的互敬互赏,功能是美美与共的互学互鉴,境界是天下大同的共同繁荣,由此升华、铸就中华民族大家庭共有的精神家园,由此成就、展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力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观的基石、砥柱和旗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建设中华文化的基因、结构和模式。

  因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略。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中国特色”,彰显的就是包括中国政治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

  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贡献和繁荣发展作了重要论述。他从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少数民族的名录占到三分之一的现状,强调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和贡献;他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包含的崇尚自然、爱惜生灵,守望相助,讲求道义等诸多价值观念中,得出“对这样的理念,要加强提炼、阐发、弘扬,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多文化养分”;他从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的能力弱,易于流失的角度,强调了“不能等到失去才懂得珍惜”;他以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化相适应的规律,论述了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不是原封不动,更不是连同糟粕全盘保留,而是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是少数民族文化,汉文化也是如此。

  立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情,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这是民族工作在创新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着力点。关键是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指出: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2014年春节之际,习近平在视察内蒙古期间以“守望相助”为题的论述中,强调指出了“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的重要性。这是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文化多样构成中华文化的文化自信,是对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多元是要素和动力”的深刻解读;也是对内蒙古以草原文化为标志的民族、地域文化发展,使蒙古族文化展示了从民族的到地方的、国家的、世界的升华和广泛的社会传播能力的充分肯定。

  这就如同一曲《鸿雁》、一个安达组合“跳出内蒙古”,唱响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传唱海外华人社会、登上国际音乐舞台一样,见微知著地展现了中国各民族依托于传统文化而形成的现代中华文化力量,践行了习近平关于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的期许。

  新时代“历史交汇期”与“两个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的发展成就、现实任务和未来目标。需要包括民族工作战线在内的社会各领域,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总结经验、深化理解、聚集能量、凝聚共识地投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进程提出了阶段性的时间表:即一个“历史交汇期”和“两个阶段”。这也意味着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要去思考如何作为于历史交汇期、设计怎样贡献于两个阶段的战略问题。民族工作也是如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一历史交汇期的重心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

  虽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在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差距、质量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可以预见在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是东西部的比较效应下,会更加突出地聚焦于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特困地区。解决了贫困问题,稳固脱贫的发展问题、缩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问题,任务依然艰巨。

  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的民族工作更加重要,需要以2020年这个时间节点为奋斗目标,又要实事求是地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因地制宜地去巩固和充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历史交汇期缩小的差距、提高的水平,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步入新征程,保持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同样,历史交汇期扩大的差距、拉开的水平,将会造成未来新征程第一个阶段东西部之间、民族地区更大的发展落差。这是民族工作继续创新推进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此,报告做出了一系列特征的愿景描述,诸如经济、科技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中华文化影响更加广泛深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等等。

  这些特征都将以各行各业的相关发展规划、指标而形成具体化的愿景和付诸行动的实践。那么,民族工作如何设计这个阶段的愿景,怎样为实现这些特征而付诸行动和取得成效?这已经成为民族工作未雨绸缪、顶层设计的战略问题。其中既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和民族事务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也包括解决民族问题的“两把钥匙”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共享物质田园建设方面的成效问题。同时,也包括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所面对的若干特殊斗争问题,即有效消除包括“台独”在内的民族分裂、宗教极端和暴力恐怖活动的威胁。这是迈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个阶段的重要条件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第二个阶段,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蓝图展现了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近130年,新中国百年华诞的中国面貌、中华民族的风貌。对此,学术界大可做出各种各样的数据设计和形象描述,民族研究、民族工作同样有畅想的空间。这是一个今天奋斗、明天奋斗达成后天成就的过程和目标的空间,其中都包括了对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民族研究繁荣进步的新时代要求。

  古人云:路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做不成。民族问题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21世纪中叶的中国仍会存在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各种社会问题,虽然其表现的内容、类型、场域和空间会发生重大变化。对此,民族工作、民族研究更需要立足当下、开阔视野、比较借鉴地去探索和把握人类社会民族现象的规律,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开拓创新。

  党的十九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时代,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推进中,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登高望远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十四个基本方略,是这一新境界的理论成就和行动指南,其思想成就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以及关涉各个领域的“系列讲话读本”中展现,需要我们融会贯通地学习和全面领悟。

  对民族工作、民族研究领域来说,这种领悟必须聚焦于中华民族,确立广义的民族工作意识,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是56个民族“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

附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