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中央统战部民族工作局局长华彦龙、国家民委政策法规研究司司长张谋、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郭建民介绍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并答记者问。发布会由中宣部对外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邢慧娜主持。
首先,赵勇介绍了有关情况——
赵勇: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首先我代表国家民委向长期以来关心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回答大家提问之前,我先简要向大家介绍近十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集中起来讲就是五个“新”。
第一,确立了“新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宏阔视野和雄才伟略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这一重要思想,系统阐释了民族工作的战略地位、历史方位、工作主线、重要任务、工作格局、规律方法,科学回答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力量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内在规律,鲜明地昭示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具有强大的理论引领力、实践指导力和积极的世界影响力,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二,明确了“新主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以此为“纲”,作为制定政策、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根本指针;以此为“魂”,像芯片一样植入到各项工作之中;以此为“度”,作为评价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和重要尺度。确立这样的主线使民族工作更加突出增进共同性,更加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把民族工作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第三,展现了“新面貌”。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做民族工作,多次到民族地区视察调研,反复强调“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民族地区3121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些新中国“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从贫穷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多次到民族地区调研,看到昔日的苦窖水变成了甘甜的自来水,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崭新的砖瓦房,高速公路和高铁通到了家门口,孩子们就近就能上到好学校,老百姓不用到大城市就能看好病。到民族地区看到的到处都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老百姓由衷地感恩总书记、感恩共产党。
第四,汇聚了“新力量”。十年来,各族人民亲身经历了脱贫奔小康的艰辛历程,亲身感受了抗击新冠疫情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亲身体验了隆重庆祝建国70周年、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时刻,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些都极大地激发了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极大地激发了中华儿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该说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就是生动的写照。
第五,形成了“新格局”。民族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方方面面都有民族工作。党中央把民族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谋划推进,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在这个格局下,各地党委普遍都把民族工作纳入到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到政治考察、巡视巡察和政绩考核,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使各族群众都逐步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和评判者,为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保障。
这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化,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新的力量!
发布会解答了哪些大家关心的问题?一起来看——
中央广电总台央视记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每个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请问,怎样看待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
谢谢央视记者朋友的问题。你的站位很高,问题提得很好。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的民族工作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后的伟大实践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这条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国特色“特”在几个方面:
一是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保证。实践已经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二是特在各民族一律平等。在中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水平高低都一律平等,我们这种平等是真实的、是全面的,也是彻底的。各族人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
三是特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创造,这项制度既从根本上保证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又极大地调动了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众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我们这条道路是建立在五千年形成和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大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我们既要把各民族发展好,更要把共同体这个大家庭建设好、发展好。
五是特在共同繁荣发展。这条道路追求的目标是各民族都要过上好日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历史上哪个王朝盛世的再现,而是推动56个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的平等之路,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团结之路,是帮助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繁荣之路。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走向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的复兴之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党中央强调,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创新。请问,在这方面过去十年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亲自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等许多重要会议上作出明确部署,亲自出席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重大文化活动,在民族地区调研时亲自关心苗绣、“三月三”节庆、《玛纳斯》说唱等少数民族文化项目发展,极大地鼓舞和振奋了全国各族人民。
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修订制定《文物保护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等法律法规,制定“十三五”、“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等政策规划,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红色基因传承、文化惠民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举办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文化创作“骏马奖”评选等一系列重大文化活动,积极搭建各具特色的节庆民俗、展览展演、文化旅游等平台,扎实推进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更加热爱、更加自豪、更加自信,“五个认同”极大增强。
2019年,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有一万多名各民族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他们大多是来自基层的农牧民、学生、职工等,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离开家乡、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龙舟、陀螺等每一个项目都有多个民族的运动员共同参与。在开闭幕式上展示了太极拳、《侗族大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各族青年共同参加民族大联欢等活动,共同表演、共享美景、携手同游。因此,各族群众都赞叹,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群众体育的盛会,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会,是彰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盛会。
封面新闻记者:民族地区曾是我国脱贫攻坚的难点和重点。能否介绍一下脱贫奔小康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哪些历史性变化?下一步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赵勇:
谢谢记者朋友对民族地区改革发展的关心。正如你刚才讲到的,脱贫攻坚奔小康确实给民族地区带来了历史性变化,概括起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通过脱贫攻坚奔小康,各族群众有了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更优质的生活环境。这十年,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10.2%。通过脱贫奔小康,无数的人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的人幸福因此而成就。现在民族地区的人均寿命大幅度提高,西藏这十年人均寿命提高了整整4岁。
第二,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由过去一些群众“蹲在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变成现在“用双脚丈量致富路、用双手打拼好日子”。由过去一些人“守着一亩三分地”变成现在“勇敢闯天下、走四方”。思想观念的变化带来了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用上了水冲厕所、用上了互联网,种地大多也实现了机械化。可以说,现在各族群众信心更足了、干劲更足了。
第三,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极大增强。在脱贫奔小康进程中建设了大批基础设施,铁路这一项,民族八省区十年增加了1.58万公里,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建设了一大批园区,发展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发展的后劲越来越足。我到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去调研,了解到这个县在浙江相对是落后的,他们在丽水旁边搞了“飞地”园区,去年这个“飞地”园区创造的税收占全县税收的36%,创造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已经达到全县的近一半,走出了一条“借船出海”的新路子。新疆南疆地区过去很多都是戈壁沙漠,现在发展现代农业、种植业、养殖业,瓜果飘香飘到了大江南北。我在喀什的古城还看到一些群众靠着很有维吾尔族特色建筑,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幸福生活。
第四,党在民族地区执政基础更加牢固。去年我到全国海拔最高的一个乡——西藏山南市的普玛江塘乡调研。当地老百姓告诉我,过去这个地方交通很闭塞,老百姓生活很苦,住的房子都是土坯房。这次映到我眼帘的是一幢幢崭新的民居、一条条整洁的马路,老百姓家里面家具很齐全,也非常整洁,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有一家老百姓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我想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们的心声。脱贫奔小康极大提高了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社会基础、政治基础都更加牢固。
第五,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加强。现在各族群众互相帮助、相互欣赏、相互支持,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现在很多城市56个民族都齐全,多个民族成员组成的家庭越来越多。新疆110万名干部和160多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结对认亲,谱写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感人故事。
中华民族一家亲,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民族地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重点扭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屏障“三个关键”,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中有114个在民族自治地方。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尤其要推动赋予所有改革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怎么落实呢?在项目选择上,我们既要看能够带来多少经济增长,又要看能够促进多少就业改善民生,是不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项目的论证上,要把是否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可行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在项目推进上,要尽可能吸纳当地的各族群众就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项目效果的评价上,既要看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要看是不是铸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之,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过去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硬骨头在民族地区,现在实现现代化的硬骨头也在民族地区,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啃下这块硬骨头。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这些年在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大力推广汉语言使用,有观点认为这可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发展不利。对此你有何回应?中国如何保护少数民族语言和少数民族文化?谢谢。
赵勇:
谢谢联合早报的记者朋友对新疆、西藏,对中国民族地区的关心。我也关注到西方一些媒体一个时期以来做了不少的解读,有的可能是不了解情况,有的不排除别有用心。实际上,中国的宪法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作了明确规定,既明确了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同时又明确了保障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自己语言的自由。在依法大力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的同时,中国政府充分地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自由,创造一切条件方便他们学习使用本民族的语言。从学习的角度来讲,我们在中小学都依法开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课程,同时又根据实际开设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课程,特别是在民族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聚集地区普遍都是如此。想学习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群众都有机会学习、使用本民族语言。在少数民族群众的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包括新闻出版这些方面我们也创造了条件。比如政治生活,开两会印发的文件专门有少数民族的文字版。在司法工作当中,我们为少数民族群众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来诉讼也提供了条件,像新疆、西藏都开设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电台、电视台,开办了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期刊,方便少数民族群众生活。在互联网上,少数民族群众也可以自由地用少数民族语言获取信息、学习交往。
刚才你讲到怎么样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化。我想支持他们使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在使用、保护的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我们国家除了回族和满族使用汉语之外,有53个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8种文字。除了关心、支持他们使用外,我们还用现代化手段进行保护,专门设计了“中国语言资源数据库”,对这些语言文字进行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总之,少数民族群众学习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语言来工作和生活是没有任何障碍的,也根本不存在有些西方媒体故意抹黑的搞所谓文化灭绝之类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我们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着各民族交融汇聚的多元一体历史,我们该如何认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以及确立这种历史观?谢谢。
华彦龙:
2021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共同”的重要思想,深刻阐明了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涵,即我国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是要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准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历史脉络,准确认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准确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在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方面,目前正在开展的一些重点工作包括:
一是加强史料整理工作。进一步挖掘和运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进一步完善中华民族历史叙述。
二是加强学术研究工作。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加强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等重大问题,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奠定学理支撑。
三是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将反映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最新成果,纳入教材、进入课堂、融入生活,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心灵深处。依托自然人文景观、民族节庆活动以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让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不断深入人心。
赵勇:
谢谢记者朋友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件大事的关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的要求就是要让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做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主要是几个方面:
第一,以政治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教育群众,引导各族群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己任,切实履行宪法赋予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贡献。
第二,以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之中。从融入国民教育来讲,就是进教材、进课堂、进评价体系,现在很多学校都是这样做的。从融入干部教育来讲,就是纳入各级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培训的核心课程。从融入社会教育来讲,就是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对14亿群众进行宣传教育。通过教育让各族群众认识到“一个共同体”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两个愿景”就是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三个意识”就是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四个与共”就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五个认同”就是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形象地讲就是“12345”。
第三,以文化浸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树立和打造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通过创作和传播一系列有中华文化内涵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化活动,通过普及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来增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也是最根本的认同。
第四,以发展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刚才介绍了,我们采取一系列差别化支持政策,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一系列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项目,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这些措施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让各族群众意识到只有国家强了,中华民族好了,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
第五,以交融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基本扫除一切阻碍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障碍,推动各族群众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有序流动。可以说这十年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通过互嵌式发展,让各族群众不断地增强谁也离不开谁的共同体意识。
第六,以法治来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写入宪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了新修订的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推动7个省区市制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条例,还按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共同性的方向,调整完善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逐步纳入到法治化轨道。
第七,以开放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用多种形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参与国际人权对话和交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来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前不久,我到贵州省台江县调研,接触了一位76岁的苗绣传承人潘玉珍,她先后到十几个国家访问,光美国就去了十次,有一次在白宫前面的广场展示了苗绣和苗歌,参观的有数万人。通过她的展示,苗绣之美、中华文化之美呈现在世界面前,也展现了一个越来越开放的中国,越来越强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独特的魅力。
当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共同付出艰辛的努力。下一步,我们要紧紧扭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稳中求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有形、有感、有效地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所谓“有形”,就是要创造更多抓手和载体,用项目化的方式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落地落实;所谓“有感”,就是让各族群众能感知、能感触,有参与感、获得感;所谓“有效”,就是让工作成效集中体现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增强上,体现到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上。
北京广播电视台记者: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一些地方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请问,全国范围内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都作了哪些调整?另外,我国完善民族政策的思路是什么?谢谢。
张谋: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在高考中实行加分政策,其中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主要是为了帮助教育相对薄弱的地区和群体更好地接受教育。当前,我们推动这项政策的调整改革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显著提升,少数民族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在不断优化;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发展有的省区原来对省域内的少数民族考生实行普惠性加分政策,现在看已经不够精准。因此,这一轮改革就是要更加精准地确定加分的区域、群体、条件,也就是让政策能够切实惠及那些需要帮扶的学生。
目前,各地因地制宜制定了改革方案,主要有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有的教育资源已经相对均衡的省份取消了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第二种情况,有的省区将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地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第三种情况,有的省份取消了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高考加分,加分范围缩小为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第四种情况,有的省份按照区域加分,区域内符合一定条件的,无论是汉族考生还是少数民族考生都有加分。另外,即便还保留有加分政策的地区,加分分值也大幅减少了。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根据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来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有机结合,稳慎的调整、完善有关民族政策。具体来讲把握三个原则: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事实证明,我们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是好的、是管用的,必须始终坚持。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的具体政策措施所依据的社会条件、所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已经变化了,因此应当与时俱进作出调整。
第二,坚持公平公正,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制定实施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要更多地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尽可能减少同一地区内不同民族之间的公共服务政策差异。
第三,坚持依法治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民族事务,要推动行之有效、具备条件的政策上升为法律法规,坚决落实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用法律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用法律维护好民族团结。
中新社记者:当前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到东中部的人数越来越多,各民族之间群众接触越来越频繁。请问,近年国家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样的举措?谢谢。
赵勇:
谢谢记者朋友关注这个问题。我跟你的感受一样,确实近十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是空前的。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700万。仅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达近370万,是十年前的两倍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
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四川麻辣烫“烫”到了边疆,新疆羊肉串“串”遍了全国。我们顺应这种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在交往交流交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制定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政策,比如促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政策、少数民族人口进城的政策等等。二是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少数民族群众进到城市里面来,有的语言不通,有的技能水平比较低,还有些不适应,我们把他们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尽可能让他们享受到同城待遇,同时给他们开展所需要的各项公共服务。三是坚决反对和纠正针对特定民族和特定地区的一些歧视性做法。经过不懈努力,一些领域和社会面歧视性的做法得到了有效治理,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比较好的保障。当然这项工作还要持续地做。四是近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创新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抓手和载体。
我们推出了“三项计划”:第一项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这项计划就是引导边疆青少年到内地来参加冬令营、夏令营,引导内地的青少年到边疆去研学交流,促进青少年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增进“五个认同”。第二项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到东中部来就业创业,推动东中部的企业和群众到边疆民族地区兴业发展。现在很多群众都从大山、从边疆走出来,到大城市里面找到了稳定的工作,创造了幸福生活。第三项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在旅游过程中让各族群众能感知中华文化,在交往过程当中增进相互的了解、增进共同体意识。这“三项计划”是国家民委联合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实施的。其中,通过“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今年暑期已经做完和正在做的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少年到内地交流达到近1万人,今年的总规模要超过3万人。这项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实践当中我们也感受到,只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才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只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更有力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项计划”为抓手,突出“融”字,把交流交往交融工作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主要是几个“融”:
一是推动空间上的“融”。进一步促进各族群众在城乡和区域之间更大规模的双向流动,引导和支持各族群众同在一个班级上课、同在一个生产线上劳动、同在一个食堂就餐、同在一个楼栋生活。
二是推动经济上的“融”。推动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良性互动发展。在互动发展中,让各族群众在一个园区、在一个企业、在一个产业链上分享发展的成果,结成利益共同体。
三是推动文化上的“融”。深入推进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交融,既各美其美又美美与共。通过文化的“融”,让各族群众同唱一首歌、同演一台戏,结成文化共同体。
四是推动社会上的“融”。进一步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大力构建互嵌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让各族群众走到祖国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感受到处处是创业的热土、处处是幸福家园,到哪里都是一家人。
五是推动情感上的“融”。鼓励各族群众多走动、多来往、多交流,引导他们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了美满姻缘。
浙江日报天目新闻记者: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事关每个成员福祉。我们了解到,全国民委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从2012年至今已经累计命名152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请问,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赵勇: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正如你刚才谈到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先进典型在我们的身边都能看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打造的一块金字招牌,发端于建国之初,发展于改革开放后,党的十八大以来得到了创新性的发展,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刚才你问我取得哪些成效,我想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创建工作已经成为各族群众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的一个生动实践。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创建工作就为公民履行义务搭建了很好平台。现在创建工作已经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甚至宗教场所,可以说在群众身边就有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有民族团结进步的活动,还有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组织。老百姓都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活动当中来。
第二,创建工作已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重要抓手。我们修订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指标体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项战略任务细化成了创建的主要指标,就是形成一个指挥棒,创建工作都要围绕这个指挥棒来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展开,这就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抓手。
第三,创建工作已经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助推器。各个地方都把创建工作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各地创造了很多好模式,有的创建+脱贫攻坚,有的创建+东西协作,有的创建+产业发展,有的创建+社区治理,通过这种形式既促进了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又改善了民生,解决了群众身边急难愁盼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可以说,创建促进了团结和进步双丰收。
我们将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把创建工作不断引向深入,打造创建工作的“升级版”。如果过去是2.0版的话,下一步要打造4.0版。打造升级版,一是要深化内涵,就是要更加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以此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原则、主要内容、评价标准。二是要丰富形式,就是要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和各个地方的实际,创造更多便于群众参与的好的载体和抓手。三是要创新方法,既要抓点又要抓面,要做到东中西部、城市乡村全覆盖;既要抓线下创建,又要抓好线上的互联网上的创建;既要抓政策引导,还要抓法治保障。通过打造“升级版”吸引更多的各族群众自觉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实践中来,自觉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