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体彩·和居社体杯”第三届天津市“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在天津市第七中学顺利举办,来自全市16个区的45支队伍齐聚河东,上演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盛宴。
此次活动由天津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体育局主办,河东区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河东区教育局、河东区体育局承办,市民族宗教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庆,河东区委常委、区委统战部部长张洪政等出席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国家民委教育司和文宣司的大力支持,并莅临现场指导。
郭庆在致辞中表示,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践行“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的重要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充分发挥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引导作用,精心打造“津石榴”民族工作品牌。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体育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校园记忆”中华传统体育游戏展演活动在我市已连续举办3年,以小学和幼儿园学生为主要对象,是深受各族师生、家长广泛欢迎的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品牌项目。本次展演活动设置迎宾项目7个、体验项目10个和展演项目19个,在前两届的基础上增加了捶丸、五禽戏、飞叉、押加、高跷、旱船、花鼓、秧歌、集体舞16步等项目。
从校门前到展演活动的场地,活泼的舞狮、热烈的花鼓,红绸翻飞的秧歌、造型别致的旱船、步伐轻盈又稳健的高跷、一路上是令人目不暇接的迎宾项目,仿佛让人重返儿时记忆中热热闹闹的庙会现场。场内设置了丰富的体验项目,来宾们积极参与到跳皮筋、顶罐、砸方宝、歘子儿、双飞舞等游戏中。体验结束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带来了竹竿舞、五禽戏、打花棒、霸王鞭、空竹、集体舞16步等14个展演节目。
参加展演节目的小学生表示,中华传统体育游戏非常有趣,现在大课间都会和同学们一起玩丢沙包、跳房子,在玩游戏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
来自观摩团的老师表示,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今天看到了如此丰富的中华传统体育游戏项目,给了自己很大启发,这些游戏不仅是强身健体的载体,更蕴含着团结协作的传统美德,今后会尝试在课程设计上融入传统体育游戏项目,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