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升级浏览器版本到最新版本!
X
2020年5月9日 星期六
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天津宗教

天津市道教概况

来源: 市民族宗教委发布时间: 2023-06-09 09:30

一、中国道教现状

道教是产生于中国的本土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的基础上,以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奉老子为教祖,把《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以“道”为最根本的信仰,一切教理教义都是由此而衍化产生,道教将道和德作为核心和基本的教义。

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全面而深刻的影响。道教的神仙信仰和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对中国文学艺术浪漫主义色彩和自然主义审美观念的形成,影响尤深;道教的多神崇拜活动与中国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娱乐水乳交融,息息相关;道教的服药炼丹方术,对中国古代化学和药物学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

二、中国道教历史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道教通常以“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道教的创立者,尊称为“张天师”。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引导下,成立爱国爱教的宗教团体,逐步在宫观内实行民主管理。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1957年4月,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在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道教协会现任会长为李光富道长。

三、中国道教派别及影响

道教徒活动的宗教场所,统称为宫观,道教在历史上形成了众多的道派,各个道派经过历史上的融合,最后归并到正一道(由天师道发展而来)和全真道(创始人为王重阳)两个大道派中。今天的道士即分属这两大道派。这样的划分是解放后逐渐形成的。

正一道是道教后期两大派之一,有茅山、灵宝、清微、净明等诸派之分,是在天师道、龙虎宗长期发展的基础上,以龙虎宗为中心,集合各符箓道派组成的一个符箓大派,习惯上仍以天师道为代表,于元代中后期形成后,宗坛为江西龙虎山,一直流传至今。正一道的形成,以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敕封张陵第三十八代孙张与材为“正一教主”为标志。该年元成宗在已授张与材管领江南诸路道教的基础上,加授其为“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箓”(符箓三山为龙虎山、茅山、阁皂山)。明清时,天师封号被取消。

正一道以《正一经》为共同奉持的主要经典,主要法术是画符念咒、祈禳斋醮,为人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正一道士可以不住宫观,可以娶妻生子,被称为“火居道”。其宫观规模较全真道为小,戒律也不很严格。正一道派主要流行在江南一带。

全真道为金初创立的道教宗派,创派人为王重阳。全真道以道经《道德经》、佛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儒经《孝经》为主要经典,主张道、佛、儒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箓,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全真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蓄妻室,不茹荤腥,断除酒色财气,有一套严格的清规戒律。全真道仿佛教建立了丛林制度,各地全真道士仙游至全真十方丛林,均可栖息学道。在元代,王重阳的七大弟子又分别开创全真道七个支派,其中以长春子丘处机开创的龙门派势力最大,至今全真道仍以龙门派人数最多。全真道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北方居多。

天津市依法登记的道教场所只有一处——静海区药王庙,目前我市没有成立道教协会。


附件:

分享到: